聽覺友善夥伴

感謝所有聽力夥伴和志工共同為了聽覺友善盡一份力,因為有您們在各自的崗位努力,長期在台灣耕耘,推動聽覺意識和各種聽力困難者的服務,讓聽力困難的朋友,能得到最好的協助和鼓勵。

如果您是聽力困難者,想要了解更多聽覺相關的資源與服務,這裡提供協辦單位的簡介和網站連結。

如何成為聽覺友善夥伴

如果您對我們在做的事情也充滿熱情,歡迎成為我們的夥伴,一起推動聽覺友善台灣。

  • 成為協辦單位:
    任何聽力、慈善公益或企業CSR相關單位,都歡迎與我們聯絡瞭解更多。希望貴單位能協助推廣聽覺友善概念,或認領33家聽覺友善空間。

  • 聽覺友善志工:
    以個人身份,實際加入聽覺友善我願意的志工團隊,依照您的興趣與時間,參與企劃、腳本、圖文、宣傳、推廣等任務。

  • 任何人:
    協助分享、宣傳活動,將聽覺友善散播出去~

您可以與聽力行動聯絡(聯絡信箱:[email protected]),加入聽覺友善志工的一員,共同為聽覺友善台灣加油!

主辦單位

  • Hearing Action 聽力行動

    聽力行動是一個由 YouTube 起家的社會企業。 我們相信利用現今自媒體的力矩,透過知識、科技以及時尚的主題推廣,可以無遠弗屆的轉動這個世界對聽力的需求、觀感、信念以及行為。秉持著「守護聽力困難者」的使命與初衷,我們致力於陪伴每一位聽覺困難者,開啟專屬的聽覺重建旅程,以專業第三方的角度,提供每個階段所需的資訊和顧問服務,輔以客觀成效追蹤建議,協助您或家人找回最佳聽力表現。

    服務內容
    • 助聽科技測試研究:提供第三方助聽器或輔聽器試聽分析顧問服務(目前免費)。
    • 30分鐘線上諮詢:有其他相關聽力問題者,或急需線上諮詢者(每週限量免費名額)。
    • 線上Line文字客服:對預約、服務、研究、操作,有任何疑問者。
  • 社會創新實驗中心

    致力於營造開放、實證及永續,社會創新實驗中心為社會創新行動方案之創新實證場域。扣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,透過跨領域社創活動、空間場域實證、育成輔導等方式,帶動跨域社群交流、協同解決社會議題。提供關心社會創新議題團隊進駐,在創業初期打好社會影響力的地基,打造利於社會創新發展及全民參與的平台,發掘多元社會創新模式,建構完善社創生態系。

  • 社團法人單側聽損協會

    我們是一群關心單側聽損議題的一群人,由單側聽損者、單側聽損者的家人親友、以及關心此議題的朋友所組成。
    成立於2009年,起初因自身、家人、孩子所遭遇的不便與障礙,四處尋求可協助的資源與管道,於是便聚集有相同困境的朋友,交流各自所覓得的資訊、經驗互助。政府於教育、就業、社會福利等領域所能蒐得的資源極少,但台灣的單側聽損的人口數(先天+後天)推估約有15萬人,不算少數卻甚少被討論。
    在這裡我們希望能凝聚正面的力量,讓社會大眾能了解我們的存在與需求,並幫助單側聽損的兒童獲得更多的學習資源與協助。

    服務內容
    • 監督政府為聽力困難者制定更完善的社福政策。
    • 提供單側聽損相關資訊予主管機關及行政單位共同研究參與修法。
    • 提供法律與社福資源互助。
    • 單側聽損兒童修法促進。
    • 聽覺友善環境推動。

贊助單位

本活動經費由第13屆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「您的一票,決定愛的力量 」和众社會企業共同挹注輔導

  • 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

    為協助中小型社福團體,台新公益慈善基金會於2010年推出台灣首創大型網路公益票選活動「您的一票,決定愛的力量」。邀請社福團體到活動網站上,提出公益方案,由網友投票決定公益基金捐助的對象,後續由入選團體執行方案。不僅提升中小型社福團體的知名度及自我行銷能力,也發揮最大效益照顧到最需要的弱勢者身上。

  • 众社會企業

    懷抱「用智慧與科技來圓滿愛」的理念和熱情,林崇偉教授創辦「众社會企業」發展各項提升高齡長者、身心障礙與照顧者生活品質的科技與創新服務,不僅讓社會大眾看見身心障礙朋友不同的能力,擴大社會參與和就業的機會,更希望鼓勵每一個家庭、每一個人,都能多走出來參與社會,共享美好幸福的生活。

    服務內容
    • 應用資通訊技術與跨領域服務設計整合,众社會企業發展各項提升高齡、身心障礙及照顧者生活品質的科技與創新服務。我們與企業(B2B)和政府(B2G)合作,推動餐飲、旅宿、交通、觀光等各公共服務領域科技創新和友善資訊,提供專業諮詢顧問、輔助科技設計、創新服務研發,友善教育訓練、中長期策略規劃等服務。

聽力夥伴

  • 以法大助聽器公司暨聽語中心

    由前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張秀雯副教授所創立,由具國考證照之聽力師及聽覺口語師組成專業團隊,為國內首創一站式服務的助聽器公司,服務族群包含嬰幼兒、成人及銀髮族。

    服務內容
    • 聽力檢查。
    • 助聽器驗配及效益評估。
    • 電子耳術前評估。
    • 聽能訓練。
    • 讀話訓練。
  • 台灣聾人聯盟 Taiwanese Deaf Alliance

    台聾盟於2018年成立,是由一群在長年在臺灣聾人議題上耕耘的團體共同組成。
    我們積極推動各項聾人議題,盼望能夠以 「聾人事務,聾人參與」 (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.) 的核心精神與工作價值,改變臺灣社會對聾人不公義的體制和對待,建立聾人友善無礙的環境,讓聾人能夠和你我一樣,擁有相同權利,並快樂地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。

    服務內容
    • 聾權倡議,推動與監督臺灣政府對於障礙平權的各項做為。
    • 營造與建立聾人/手語友善環境。
    • 提升聾人的權利意識,培力聾人成為自己的主人。
  •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慈善協會 The Children Charity Association

    兒童慈善協會成立於1996年,以服務16歲以下的弱勢兒童為主,提供其生活、就學、療育等相關協助;致力幫助聽損兒童跨越耳疾障礙,設立「聽損兒童音樂律動課程」,從中培養聽損兒童“聽”的敏感度和節奏感、口語表達能力。
    為幫助特殊兒童增進自我的認知和表達,推動「創造性藝術治療計劃」與偏鄉入校服務,把資源帶到較少人關注的角落及面向,幫助孩童健全發展。

    服務內容
    • 兒童急難扶助: 以16歲以下的弱勢兒童為主,協助家庭度過困境。
    • 創造性藝術治療:引導孩子處理人際關係、行為或情緒等困擾,並經由不間斷的療育支持,減輕其家庭經濟壓力。
    • 聽損兒童音樂律動班:針對4-12歲聽損孩童,提供免費的奧福(C. Orff)音樂課程。
    • 弱勢兒童追夢計畫:幫助16歲以下弱勢學童透過方案計畫追求夢想。
  • 社團法人嘉義市聲暉協進會

    成立於民國八十二年十月十七日,協會秉持著關懷、接納及尊重的宗旨,極力為聽障朋友爭取公平的教育與生活環境,促其自立自強,因此開發聽障朋友的潛能,使其人盡其材是我們努力的方向。推動聽障教育回歸主流方面,協會主張及早發現及早學習的原則;利用聽障兒童殘存的聽力接受語言訓練,使其能夠順暢學習和溝通。

    服務內容
    • 嘉義市同步聽打服務申請窗口。
    • 課業教學輔導、口語教學、生活輔導、心理諮商、親職教育諮詢。
    • 提供相關醫療、聽障福利、就業資訊。
    • 舉辦相關的專題演講及座談會。
    • 聯繫學術及醫療等相關機構,增進專業知識交流。
  • 社團法人雲林縣聽語障福利協進會 Yunlin County Welfare Association of the Deaf

    本會以「無聲關懷 ‧ 真情付出」為中心,致力於推展聾人福利服務,不僅是邀集聽語障者一起聚餐、聊天、聯絡情感的社團,更是一個能夠以聽語障者角度思考出發,以「聾人事務,聾人參與」的核心精神提供聽語障者適切服務、為聽語障者爭取權利的社團。

    服務內容
    • 手語翻譯暨同步聽打服務、手語影片。
    • 聾人就業:聽語障環保清潔服務隊、手話工坊。
    • 聾人培力。
  •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社區重聽福利協會

  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社區重聽福利協會創立於1997年,有感於國人因環境噪音傷害及高齡化社會老人聽力退化問題,造成重聽者逐年增加,卻嚴重被忽視。本會希望結合民間人士的力量與政府的福利資源,照顧弱勢族群,協助聽損者生活重建、找回原音世界,重拾自信、尊嚴的人生。

    服務內容
    • 聽損者生活重建 (台北市政府委託方案)。
    • 聽力照護服務 (聽力保健講座、篩檢、諮詢、聽覺輔具試戴、聽力照護專業培訓課程)。
    • 聽力檢測 (北市西區、合宜、南區輔具中心協力單位,申請聽覺輔具評估報告書)。
    • 聽障者就業促進推廣。

感謝志工

  • 呂岱昀
  • 李曼瑄
  • 林書廷
  • 林宸緯
  • 郭一慧
  • 郭覲瑄
  • 黃思文
  • 黃巧宜
  • 黃映瑜
  • 黃騫慧
  • 黃芷衿
  • 黃聖民
  • 張名喬
  • 陳又瑄
  • 陳涓妮
  • 賴泓佑
  • 趙昌韋
  • 黎曉君
  • 潘仁鴻
  • 劉容真
  • 簡紋柔
friendlygotop